第(2/3)页 这是绝对的好事! 于是立马就有人来道贺。 还有人拿了一小挂鞭炮出来,说要给宋九福庆功。 宁静的葵花村,难得的响起了红火的鞭炮声。 大家都很高兴,脸上洋溢着止不住的笑容。 宋九福看着带鞭炮来的那个邻居家小弟,笑着问道:“张六指,这刚发完大水,你家咋还有鞭炮呢?” “嗨哟,九福婶子,你是不知道!洪水来的那天晚上,我妈慌得不行,啥东西都往布包里瞎甩!结果正经东西没拿,硬是保住两捆鞭炮!”张六指憨笑道。 宋九福敛起笑意,认真关切道:“那你家口粮还够吃吗?” 这话一出,四周围忽然静了。 说话的、笑的人都不约而同的竖起了耳朵。 宋九福主动对张六指说道:“今天谢谢你带骗炮来给婶子张罗面子!你家粮食要是不够,你去厨房找常高,舀三筒拿回去。” 竹制升筒,一满筒米,少说有两斤。 三筒,就是六七斤! 好大方啊! 邻居们愣愣的,可心里却都欢喜得开了花。 既然宋九福这么大方,那他们要是开口问她借,是不是也能成? 一开始不抱多大希望的邻居们,忽然都觉得肩上的担子轻了一半。 而他们还在琢磨和观望时,就听见宋九福忽然用郑重的语气,大声说: “各位乡亲父老!我今天去村民小组开会的时候,沈支书和谭队长明确说了,救济粮这几天就能下来!” “但我想着,他们说的几天,具体是多少天,谁也料不定。” “所以,我让孩子们匀出了一袋粮!谁家粮食紧张,就先从我家舀点回去!等救济粮下来了,再还我就行!” 邻居们激动得心潮澎湃。 说宋九福傻吧,她是真傻! 他们家这么大一家子人要养, 她还敢分粮食出来给其他人! 可细说起来,要不是有她这样的“傻”人,那他们还得继续饿肚子呢! 邻居们看向宋九福的眼神,愈发和善亲热起来。 “九福啊,那婶子真得向你家借两筒米……” “大娘也要借三筒回去。” “叔也借两竹筒的……” 宋九福一一答应了。 邻居们欢欢喜喜的各自跑回家拿盆来借米。 沈常存留了个心眼子,问了宋九福道:“妈,这么看,也有十几户人家来借粮呢。有些借三筒,有些借两筒,咱要不要记个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