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位患者的脉象时快时慢,快时如奔马,慢时如抽丝,毫无规律可言。 “先生……”我刚开口,患者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指下的脉象瞬间变得细弱如游丝,几乎难以察觉。 “怪脉!”我心中暗惊。 仔细体会,发现这脉象在寸、关、尺三部之间来回游走,时而浮于表,时而沉于里,如同捉迷藏一般。 患者面色苍白中透着暗青,眼睑浮肿,舌苔厚腻。 我等他呼吸沉稳后,开口说道:“此乃肝郁气滞,水湿内停,兼有心血不足之象。” 话音刚落,患者从怀中掏出一叠药方:“半年来换了六、七位大夫,都说我是肝郁脾虚,可药越吃越重!” 我细看细方,发现前医多用疏肝理气之品,却忽略了患者舌底静脉迂曲发紫。 这是明显的血瘀之象! “并非是单纯的肝郁。”我重新诊脉,“您长期情志不畅,气滞导致血瘀,瘀久化热,又伤阴液。当以活血化瘀为主,佐以养阴清热。” 患者眼中突然泛起泪光:“终于有大夫说出血瘀二字了!” 第二患者是位老妇人,她的脉象更加奇特。 双手脉象竟然完全不同。 右手脉沉细如线,左手却洪大有力,简直像是两个人的脉象。 “老太太,您是否经常半边身子发冷,半边发热。”我问。 老妇惊讶点头:“唉呀,你说得太对了,左半身如火烤,右半身如浸冰水,二十多年了!” 我细诊发现,她右脉沉细中带着涩滞,左脉洪大中藏着弦紧。 这是典型的“阴阳离决”之证,气血运行严重失衡。 正当我思索之时,老妇突然从轮椅上站起,又跌坐回去:“右腿完全不听使唤!” 我轻轻点头,记下她的脉象及病因。 第三位患者是个中年商人,他的脉象初按平和,再按却突然变得弦硬如弓,重按又消失不见。 这种“雀啄脉”常见于严重的心脉瘀阻。 “先生是否经常胸闷刺痛,夜间尤甚?”我话音刚落,商人突然捂住心口,面色煞白。 侍者急忙递上药丸,商人吞下后苦笑:“三年前心梗,支架装了四个,还是时常发作。” 第四位患者是位年轻女子。 她的脉象细数而滑,如珠走盘。 但奇怪的是,每呼吸一次,脉象就会突然停顿片刻,形成一种奇特的“结代脉”。 “姑娘是否经常心悸气短,尤其是在月事期间?”我问。 女子苍白的脸上泛起红晕:“每次月事都头晕目眩,有一次昏倒送医……” 我注意到她指甲发白,脸睑血色淡薄,这是典型的气血两虚之象。 但脉象中那股滑利之感,又暗示着体内可能有痰湿作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