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宋月华起床洗漱完,吃了早饭,刚收拾好碗筷,穆阿婆就拎了一大篮圆茄子来串门。 “这茄子是新品吧,长得可真好。”宋月华道。 “不是自己种的。” 穆阿婆笑道,“汤圆从外地商贩那里收的,拿回来两大袋,托我给你送些过来尝个鲜,要喜欢,我那里还有不少呢。” “那就托您的福啦,”宋月华接下篮子拿到灶房,然后从柜里拿出一大包干菜。 宋月华拎着一篮子梅干菜出来。 “我听汤圆说阿婆的干菜做得好,这是我自己做的,总觉得味不对,您拿回去尝尝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也好给我指正一下。” 穆阿婆嗔怪道,“你想吃干菜,我拿给你就是,还让我尝什么味。” “您别不舍得嘛,”宋月华笑着道,“我地里那么多菜,做得好了,还能给周小虎做定食赚钱呢。” 想想也对,穆阿婆也就不拒绝,同她说起做梅干菜的细节。 “晒制梅菜,得选日头大的时候……” 宋月华泡了壶茶,认认真真地听着。 这时,院门被人敲响。 宋月华过去开门,来的人是冯翠华。 “小翠,你今天怎么得空。”宋月华侧过身,让人进来。 冯翠华背上背着个大背篓,放下后,倒出一大堆蘑菇。 “竹编这几日卖得差不多,暂时没货,我就去山里拾了些蘑菇拿到市集去卖,正好,也给东家送些过来。” 宋月华拦住了她,“既然是你要拿去卖钱的东西,送给我做什么。” “东家……”小翠抬起头两颊被晒得通红,“东家,你,你别嫌弃。” 宋月华,“……” “别说这寒酸话,”宋月华道,“什么嫌不嫌弃的,我这是心疼你弄些菇子不容易。” 小翠这才笑起来,“东家放心,我发现一处山沟,那里菇子多,不费劲的。” 听到这话,穆阿婆问道,“翠丫头,你不会进了不归山吧。” “我就在外头转了转,没有进去。”小翠站起身道。 穆阿婆看了宋月华一眼,两人定然是不信的。 村民又不是傻子,真要有这种好地方,哪里轮得到你一个外村的。 宋月华道,“最近差不多是出笋的时节,周小虎要收笋,你挖些笋送到尤府去,要是有多的,就晒成笋干,冬天笋干可是抢手货。” 穆阿婆也道,“做酸笋也不错。” “酸笋可以,”宋月华点了点头,看向小翠,“金奶奶的酸菜做得极好,你去向她请教。” 冯翠华有些局促,“东家,你别总帮我。” “不是帮你,”宋月华道,“我给你提供消息,你想做就去做,不想做我就找别人。” 穆阿婆也道,“翠丫头,要强是好事,但没必要抗拒乡亲们的好意。” “我只是……”小翠也觉得自己别扭,端起茶杯把水一饮而尽。 穆阿婆也该回去做活了,转动轮椅同宋月华说一声,就要回去。 “阿婆,我送您回去吧。”小翠背上空篓子。 穆阿婆摆了下手道,“不用了,过来的这一道都是平的,我都能自己过来,还怕我回不去不成。” 小翠嘀咕道,“阿婆你不也挺要强的嘛。” “我这跟你能一样嘛。”穆阿婆嘴硬道。 宋月华笑着把穆阿婆推出了门。 目送穆阿婆离开后,宋月华才问小翠,“笋子你不挖,我就去找别人了。” “挖。”小翠道。 她不是赌气,只是不想太依赖别人,既然有更好的路子,硬犟就显得太蠢了。 突然想到这几天村里的事,宋月华反倒有了顾虑。 近来竹林可不算个好地方。 “你知道黄大用跟李光棍那事吗?”宋月华问道。 小翠点了下头,“知道一些。” 这种事情,还是讲清楚比较好,宋月华把黄大用那事同她说了。 “挖笋的话,就约几个村里的姑娘一起去,她们挖的笋,你一并收下做成笋干也好,酸笋也行。” “周小虎,张蛋蛋,他们那里都能收,朱文言你可认得,让他帮你去问问福满楼的花东家,也能帮你销掉不少货。” 冯翠华不好意思地嗯了一声,“东家,你就差抓着我的手,教我怎么做了。” “那你可要记住我这三言两语的情,”宋月华笑着道,“等到酸笋出了味,记得送我一些。” 听了这话,冯翠华眉开眼笑道,“东家放心,到时我给你送一大坛子过来。” “那我可就等着了。” 小翠回去后,宋月华挑了些茄子香菇分给夏娘子,又拿上一些送给大院。 灶房这边吴心莲跟左春娘正在忙活着。 宋月华把东西放在灶上道,“得了些新鲜茄子跟蘑菇,炒一炒,中午叫大伙尝尝鲜。” 东西不多,按东家的意思是大院里的人尝个味。 吴心莲背起篮子道,“茄子不太够,我去园里再摘些过来补上。” 等到人走后,宋月华也准备去猪场。 这时,左春娘小声地叫住了她。 “东,东家……” 左春娘说话声音小,平日里也不怎么吭声,宋月华跟她说过的话不多。 “东家……能求你个事吗?” “左婶子,有事您直说。”宋月华道。 左春娘轻嗯了一声,走到宋月华旁边小声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