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等价交换2-《诡墓》


    第(1/3)页

    安倍晴似乎早预料到了这种结果,他看着唐三成:“现在可以帮我解开了吗?“

    “好。唐三成也想看看这个安倍晴有什么能耐,阴阳师最擅长的是幻术,他也想开一开眼界。

    所谓的封印只是封住了大小周天,让那股修为之气不能在体内畅通,这样自身的能力就会施展不开,要解开封印,就要让大小周天变得通畅,唐三成的两只手分别放在安倍晴的大小周天上,略一提气,手下热流就起来了,安倍晴感觉到大小周天内有两股热气在涌动,又痒又热,很有些难受,他闭上眼睛,忍住这股磨人的感觉,终于,大小周天内有一股气在自由游荡,身体上下都舒服得很,安倍晴睁开眼睛,抹去头上的汗水:“谢谢。“

    唐三成也不和他客气:“现在解开了,说吧,你一个日本人对杨玉环的墓怎么这么上心?“

    杨贵妃墓现在位于咸阳,不过里面并没有杨玉环的骸骨,只是一座衣冠冢,贵妃墓原是一个土冢。相传冢上白土香气宜人,滋润皮肤。游女纷纷拾取,使得封土被大量带走,所以后来用青砖包砌过,墓是半球形的,墓后有一座高约六米的杨贵妃大理石塑像,虽然只是一座衣冠冢,仍然吸引无数人前去瞻仰。()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爆发了导致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次年,唐玄宗西逃至马嵬坡时,随驾护卫三军不发,请斩贵妃杨玉环。唐玄宗无奈,只好赐贵妃自缢,演出了一幕震撼千古的悲剧。据文献记载,唐肃宗至德二年唐王朝军队收复长安,玄宗回来,曾密令人将杨贵妃迁葬。因此该墓究竟是原来的墓还是迁葬后的墓,或者是杨贵妃的衣冠冢,尚无确证。

    事实上,关于杨贵妃之死,也有很多说法,正史上所说,杨贵妃是死于马嵬驿,六军哗变,要求唐玄宗赐死杨贵妃,这是正史所记载,玄宗无奈,便命高力士赐她自尽,最后她被勒死在驿馆佛堂前的梨树下,死时38岁。传说运尸时,杨贵妃脚上的一只鞋子失落,被一老妇人拾去,过客要借玩,必须支付百钱,老妇人借此发了财。

    后世传有《长恨歌传》,里面有提到“使人牵之而去“,是说杨贵妃被使者牵去藏匿远地了。()白居易《长恨歌》说唐玄宗回銮后要为杨贵妃改葬,结果是马嵬坡下泥中土,不见玉颜空死处,连尸骨都找不到,这就更证实贵妃未死于马嵬驿。值得注意的是,陈鸿作《长恨歌传》时,唯恐后人不明,特为点出:“世所知者有《玄宗本纪》在。“这分明是在暗示杨贵妃并没有死。

    杨贵妃有可能没有死在马嵬驿,那么对于她最终的下落就有了很多猜想,而最被大众认同的说法,就是杨贵妃逃亡日本。

    日本民间和学术界有这样一种看法:当时,在马嵬驿被缢死的,只是一个侍女。禁军将领陈玄礼看到杨贵妃貌美,不忍心杀她,就和高力士合谋,用一个侍女替代杨贵妃死亡,陈玄礼又派他的亲信护送杨贵妃南逃,一直到了日本的久谷町久津,在日本也有种种说法。有一种说法是,死者是替身的侍女,军中主帅陈玄礼与高力士密谋,以侍女代替,高力士用车运来贵妃尸体,查验尸体的便是陈玄礼,两人配合,这个计谋因此成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