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巨舰扬威惩不义-《大明皇弟》


    第(2/3)页

    卫王在信中毫不客气的指出满剌加王不但非法占领大明的领地,而且还迫害当地华人。卫王命令满剌加王国立刻释放被扣押的大明商人和本地华人,赔偿他们的一切损失,限三天之内答复。否则,大明的舰队会采取必要的军事行动,维护大明的利益。

    这位大明的卫王在信中语气咄咄逼人,态度非常强硬,大有不答应条件,就要撕破脸开战的意思,这跟敦墨太希首相所了解的大明帝国官员恭谨谦让的风格完全不同,这语气和去年来犯的葡萄牙舰队司令印度总督阿尔布克尔克如出一辙,唯一的区别是,大明的强硬是有理有节,而葡萄牙人却是蛮横无理的强盗逻辑。

    1507年七月,葡萄牙人曾经到达过马六甲城,遭受到了满剌加舰队的猛烈袭击,他们撤退了。不过那场仗是一场惨胜,满剌加军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来犯的葡萄牙人仅有九艘战舰,那猛烈的炮火让敦墨太希至今记忆犹新。

    因为达·伽马伯爵的冒险,葡萄牙人的脚步已来到印度洋,并准备染指马六甲。第一任葡属印度总督达·伽马伯爵虽然在印度洋开创了局面,但他的政策仅将葡萄牙人的活动局限于印度洋沿岸。

    两年多前,达·伽马伯爵失踪后,第二任葡属印度总督阿尔布克尔克改变了阿尔梅达的保守政策,他设计了把回回人从香料运输中完全排挤出去、全面控制三千五百英里印度洋的宏伟计划。

    满剌加王国本身就风雨飘摇,已经摇摇欲坠。屋漏偏逢连夜雨。现在明帝国派出了一支舰队,前来讨要已经丢掉了三十多年的旧港宣慰司——巨港。这简直是趁火打劫!敦墨太希恨恨地骂道。

    正在这时,一名年过花甲的水师将领走进了他的办公室。行过礼后,那位老将军说道:“禀告尊敬的敦墨太希首相大人,末将已经打听到了大明舰队的情况。据可靠消息,这只大明舰队规模并不太大,整个舰队只有五艘船,士兵不过一千左右。

    不过这五条船都很大,尤其是其中三条特别大。模样也很奇特,是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战舰,据说上面安装了火炮。在吕宋曾经只用一个多小时,就打败了罗阇王的水军,还攻破了罗阇王城,俘虏了奎罗国王。这证明他们的战斗力很强,不容小觑。末将认为不到万不得已,还是和谈比较好。”

    “哼”,敦墨太希鼻子里冷哼一声,斥道:“卡西姆将军,我倒是不想跟大明舰队开战,这可能吗?如果仅仅是赔点金银倒是小事。可人家让我们归还巨港,您说巨港苏丹能答应吗?

    如果我真这样做,那些心怀叵测的苏丹们会联合起来,以此为借口马上起来造反,您想想看,到那个时候,满剌加王朝将立刻分崩离析,是个伟大的王国将不复存在了!卡西姆将军,我们根本就没有退路。”

    卡西姆将军嘴巴蠕动了几下,又紧紧闭上没有说话。敦墨太希抬手制止了他。说:”行了!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我也明白,王国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现在王国受到东西两个方向的进攻。暹罗王也蠢蠢欲动。的确不应该再树一个敌人。

    可如果把巨港还给大明,我这个首相也就做到头喽,那些苏丹们早就有了自立的倾向,他们肯定会借题发挥。那时候还会有满剌加吗?卡西姆将军,备战吧!就让王国的命运听以真主阿胡拉的安排吧!我们别无选择。”

    “遵命,首相大人。要不要通报一下马末沙苏丹陛下?毕竟他还是我们的国王。”

    “哼哼,不用了!下午已经跟我们国王陛下说过了,他根本就没主见。实话告诉你吧,我们这位国王马末沙苏丹什么事都不想管,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后宫的女人们身上了。不必再废话了,去准备吧!拿出你的勇气来。”

    “我明白了!首相大人。”

    卡西姆将军躬身告退。临别的时候,这位老将的步伐有些蹒跚,每一步都显得那么的沉重。

    敦墨太希首相看着他颓废的背影,情不自禁的重重叹息一声,神情充满了忧郁。皎洁的月光照在他身上,满头的白发让他更显得憔悴和脸色惨白。

    ……

    五月八日,晴,马六甲海峡。

    这个时期,海面上的西南季风非常的强劲,基本上保持着三到四级的风力。“大明亲王”号桅杆顶端的大明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蓝天下显得格外的醒目。

    朱厚炜举起望远镜,看着阻挡在前面的满剌加以浆帆船力主舰队,嘴角露出轻蔑的冷笑。

    满剌加人为了抵抗大明舰队,卡西姆将军竭尽全力,不惜血本集结了近万名来自各地的战舰,三千条浆帆船和独本舟组成的舰队密密麻麻,来势汹汹。

    满剌加军队中占多数的是来自海人和塔乌苏人,还有望加锡人,文莱人。除了这些本土军队,满剌加王国尚有几只雇佣兵部队,其中不乏印度人和阿拉伯人。

    满剌加人也有火炮,这是从阿拉伯传过来的一种铜炮,是一种很原始的火炮,最大射程不到二百米,只能发射一些散弹,如鹅卵石之类的碎石和铁屑。目前东南亚国家的水师都大同小异,基本上是以冷兵器跳帮作战为主,和朱厚炜率领的舰队来比,不管是战舰和武器,差距至少在三百年以上。

    战争很快就爆发了,双方都没有退缩,两边的将士驾驶着战舰都勇敢地冲向对方。但当双方相距两海里的时候,朱厚炜对他的助手吴满屯下令:

    “传令,以旗舰“大明亲王”号为首,形成战列线,我们要发挥我们的高速和火炮优势,打一场歼灭战。我命令各舰两舷火力全开,用燃烧弹,先打掉敌人的主力。命令所有的陆战队员上甲板,用步枪和手榴弹打击敌人的独木舟,别让这些臭虫靠近我们。立即执行!”

    “是!”

    吴满屯非常兴奋,立刻接令出了艉楼。刹那间,舰队上空传来了当当当的铜钟声,甲板上顿时沸腾起来,所有的战士们有条不紊的迅速奔赴岗位,在这个时代,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海战拉开帷幕……

    弘治二十一年,即1508年5月8日,朱厚炜率领一支由五艘战舰、十一艘商船,五百名海军陆战队士兵及四百多名苏禄华裔海商组成的舰队到达马六甲城,向满剌加王国提出了归还巨港、赔偿以及割让淡马锡来修建要塞的要求。

    马六甲城是满剌加王国的都城,是一个十万人的城市,由三万马来人和爪哇人守卫着,双方兵力悬殊,因此国王马末沙苏丹拒绝了大明人的要求。

    五月八日上午,大明舰队发动了第一次攻击,猛烈的火炮,在马六甲海峡响起,满剌加王国水师尽管人多势众,悍不畏死,但也被这空前惨烈的大海战给吓到了。

    短短两个时辰,大明舰队就消灭了满剌加的舰队主力。整个马六甲海峡海面上,漂浮的都是破破烂烂的船板,和残破的敌人尸体。

    这一战下来,满剌加水师大一点的舰船全部都成了火炬。敌军水师将领卡西姆将军也落水被俘。由于没掌握潮水的关系,大明舰船无法进入河道,只好在入海口等待潮水的涨起。白天水师惨败的满剌加国相并不甘心失败,孤注一掷进行垂死挣扎。

    当天夜里,满剌加王国敦墨太希首相组织了强大的抵抗,趁夜他亲自组织独木舟向海岸边大明舰队,发起了人海战术,由于风高月黑,无法看清敌人的船只。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朱厚炜下令舰队向外海撤退。

    五月十三日,趁着潮水大涨,大明舰队冲进马六甲河,朱厚炜又组织了进行了二波攻击,成功占领了马六甲大桥,接下来他们又占领面向马六甲河、依山建立的满剌加王国都城与清真寺。

    中午的时候,已经绝望的马末沙苏丹令其王子派出二十头大象为先锋,率领六千士兵朝着只有五百人的大明海军陆战队发起强攻,企图阻上大明人的攻势。

    可在大明军队火炮和步枪超远程的打击下,大部分进攻部队很快就溃退下去。但哪个民族都有勇士,一支由回教信徒组成的御林军就表现出了他们的血性。

    在满剌加王子波沙的率领下,御林军战士悍不畏死冲向大明防线,直到最后一人倒下,其中就包括那位勇敢的王子。

    当时的场景,让朱厚炜心中很是感慨。他想起了后世大清与八国联军在八里桥的作战,那只大清最后的铁骑也像这样飞蛾扑火一般冲向敌人的阵地,最后还是免不了失败。伟人说的对,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个永恒不变的真理。

    激战到黄昏,全歼了三千多人的满剌加御林军后,满剌加终于彻底崩溃了!从这一刻开始,敌人再也组织不起像样的进攻。黑夜降临后,大明海军陆战队终于占领了大桥两侧的制高点。

    五月十五日,沿着马六甲城街道,大明海军陆战队并排清除来自各方的零星抵抗。满剌加苏丹马末沙见大势已去,黯然丢下富甲一方的马六甲城,马六甲围城战以大明帝国歼敌一万两千人,自身仅伤亡十一的悬殊胜利而告终。

    垂头丧气的苏丹马末沙率领残余退到巴莪,向各个苏丹发出命令,妄图卷土重来。谁料到树倒猢狲散,满剌加王国下属的各个苏丹见事不妙,纷纷宣布保持中立,并派出使节与大明和谈。

    雪上加霜的是,满剌加王国敦墨太希首相突然发动了兵变,废除了马末沙苏丹,自命为敦墨太苏丹,他代表满剌加王国发出布告,承认本国战败,向大明舰队派出了使节展开和谈。

    攻陷马六甲城前,朱厚炜就下达了禁止抢掠民间的命令,这条命令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进城的士兵对本地居民秋毫无犯,并不像其他军队一样大肆抢掠。

    即使是这样,仅仅是满剌加的国库和王宫,缴获的战利品就不计其数,光是珍宝数以万计,几乎是满剌加王国三分之二的财富。如此丰硕的收获,参战的官兵以及协助的华人都大大的发了一笔财,战后个个都笑的合不拢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