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能自度曲为新声-《大明皇弟》


    第(2/3)页

    徐鹏举吓了一跳,他虽然混不吝,可不是傻子。太子和卫王都喜欢微服私访,来到南京也很有可能。这下子他才猛然醒悟,刚才打他的少年似曾相识,模样很像……他不由打了一个寒颤,冷汗就冒了出来,嘀咕道:“我操!难道是他?不会这么巧吧?”

    这时候,徐芊芊也过来了,刚才的那一幕,看着她惊心动魄,现在她也意识到对方不简单,听到徐鹏举的话,便问:“鹏举,是谁?什么那么巧?”

    徐鹏举哭丧着脸答道:“小姑姑,麻烦大了,刚才是怎么回事啊?恐怕是场误会。调戏你的那人是我未来的小姑丈。”

    听到他这么说,徐芊芊先是脸一红,又啐了他一口:“呸!什么调戏,再敢胡说,我撕烂你的嘴。刚才那人难住了我的马,我才跟他吵了起来。不许胡说八道。”

    徐魁插话道:“六小娘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刚才那些护卫绝对是宫中的东宫六率,小的认识太子,刚才没看见太子殿下,小的怀疑刚才那人是卫王。”

    “啊!不会吧?你没有看错。”徐芊芊一脸的不敢置信。

    徐鹏举沮丧的点点头,答道:“这人跟太子长得很像,年龄也对。恐怕是真的。”

    “啊!这可如何是好?”

    轮到徐芊芊傻眼了,去年年底,她刚刚订了婚,而结婚的对象恰恰就是这位卫王,没想到两口子第一次见面如此狗血,居然是这么个场景,人家会不会认为自己是个刁蛮的丫头。这下完蛋了!

    “怎么办?”

    徐芊芊顿时没了主意,这年代女子如遭遇退婚,这辈子可算毁了。徐芊芊再怎么豪爽,毕竟还是个女孩子,一下子有些慌张。

    徐鹏举想了想说:“小姑姑,恐怕只能告诉祖父了。”

    “啊!要跟爹说啊!”

    徐芊芊顿时成了副苦瓜脸。

    ……

    与此同时,再去中正街的路上,朱厚照笑得前仰后伏,一路上就没停过。当他看清楚来人是徐鹏举后,又听到有人叫那个小姑娘六小姐,立马知道了对方的身份。大水冲了龙王庙,未婚的小两口第一次见面就干起仗来,太尼玛刺激了,他赶紧让大家闪人。

    朱厚炜现在闷闷不乐。他没想到那小女子竟然是自己的未婚妻。心中那个郁闷就甭提了!这女子长是长得美,一看就是个美人胚子。可那性格跟温良贤惠根本不搭界,蛮不讲理的样子很让他反感。这要是和她在一起生活一辈子,那可真要了卿命了。

    他这副郁闷的样子,让朱厚照笑的更加没心没肺。他拍拍二弟的肩膀说道:“二弟,别这个样子嘛!我看这弟妹挺有个性的,人也长得不错。其实和你挺般配的,没事,你们还可以切磋一下武艺。哈哈哈哈……”

    其他人想笑又不敢笑,一个个憋得挺难受的。一路上都是朱厚照肆无忌惮的笑声,朱厚炜恨不得踹他一脚,直接把他踢到运河里。

    江南风物,确实不同。他们继续往南,一路打听,总算找到了中正街,这条街正好就在上元县的县署旁边,有两三里长。街上行人如织,两侧的木牌店幌林立,走到中段,终于看到了徐府。

    徐霖从中午开始就在门房等候,见到这群人,首先就看到了朱厚炜,赶紧迎了出来。进了门来,徐霖率家人罗列叩拜后,家人退下,徐霖领着太子和卫王在徐宅走了一个来回。

    参观完庐园,朱厚照比较满意,评价说:“嗯,不错。庐园雅致,只是小了点,恐怕住不下这么多人。二弟,我们就在这里待一晚。明天再做打算,行不?哈哈,要不我们住你老丈人家?”

    朱厚炜闷声答道:“大哥,小弟很喜欢这里,如果住不下,就让一部分人住客栈吧。大哥想去魏国公家住你自己去。小弟我肯定是不去的!我可不想再见那小女子。也不知道魏国公是怎么教这女儿的,刁蛮任性,不讲道理。实在不是小弟的良配。”

    徐霖刚刚也听说了这事,知道朱厚炜所说的女子是谁,他一直生活在南京,知道这位鼎鼎大名的六小姐。听到朱厚炜如此评价,顿时心中不服。

    他嗫嚅了半天,把话又吞了回去,没有说出来。朱厚照正好注意到他的异样,便问:

    “子仁,怎么,你有话说?”

    徐霖犹豫了一下,硬着头皮说道:“太子殿下,学生觉得卫王说话有些偏颇,不应该如此说这徐家六小娘子。“

    “哦!六小娘子名气很大吗?你都听说过她,看样子很有故事。闲来无事,要不你说说看。”朱厚照很八卦,顿时来了兴趣。

    徐霖答:“殿下,这位六小娘子其实是个心地善良的好人。如果您不信,可以到街上随便找人打听。恐怕你们有什么误会。六小娘子在南京市声名赫赫,没有人会说她的坏话。她从不恃强凌弱,反而喜欢济危扶困,行侠仗义。南京的老百姓都称她侠女六仙姑。”

    “哦,哈哈,本宫这位弟妹还有如此成就。”听到这种评价,朱厚照更是有了兴趣。他追问,”子仁,快说说,江湖上这徐家六小姐还有什么传说。”

    听到这席话,朱厚炜有些意外。他也看向徐霖,想听听真象,不管怎么样,这个女孩将来肯定是他的王妃,这已经是既成事实。如果他坚持退婚,也可以办到。但他也知道在这个年代,这样做将毁了这个女孩一生。他也于心不忍。

    既然这女孩在南京有个好名声,不是他想象的那样,那就更好了。打听一下也是一件好事,总比盲婚哑嫁要好。如果这女孩做事不太离谱,就凑合着过吧。

    徐霖揖让道:“膳房已经备好了晚宴,两位殿下,想必已经腹饥,不如我们边吃边聊可好。”

    “好!头前带路。”朱厚照很爽气的一挥手。

    徐霖住的是祖宅,传到他这一代,庭院、堂室、后阁不知经过多少次精雕细刻,这庐园占地三亩不到,在这时代不算很大。但非常精致,每一处景致都很有意境。

    两人随着徐霖来到庭后一处阁楼,这里已经准备了一桌酒宴,酒宴是南京有名的醉香阁准备的,所有的菜品用食盒打包送来,用餐时热气腾腾的直接端上,非常的方便,跟后世的酒楼订餐相比也差不多,甚至更加的服务周道。

    耍了一天,大家都有些饥饿,先填饱了肚子。又小酌了几杯后,借着微醺,徐霖接着刚才的话题往下聊:“两位殿下,这位六小娘子是魏国公最小的女儿,虽然名义上是嫡女,其实并非嫡出。

    六小娘子生下来时母亲因为难产去世了。国公夫人怜惜她命苦,把她视若己出,百般疼爱。因为年纪最小,甚至比他的晚辈徐鹏举还要小两岁,所以全家人都很宠她。

    六小娘子不喜欢琴棋书画,从小像个男孩子一样就喜欢舞枪弄棒,性格豪爽,她曾拜峨眉山闲静师太为师,学得一身好武艺,剑术尤其精妙。

    两年前,六小娘子遇见城中的城狐社鼠经常敲诈进城贩菜的菜农,她侠义心起,便出手相助这些菜农,狠狠的教训了这伙地痞流氓。

    这事情传出去以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很多饱受欺凌的老百姓,经常会找到六小娘子,请她出面讨还公道。六小娘子也来者不拒,查明真相后,便会出手相助。甚至还明察暗访,打击那些作恶多端,欺压百姓的流氓地痞。

    正因为如此,这两年来,南京城的城狐社鼠收敛了不少,治安比以前好了很多,敲诈勒索的事也少了不少。因此老百姓就给这位六小娘子起了个六仙姑的名号,说实话,六小娘子在南京的口碑不错,人人都很尊敬她。”

    “嘿,还真是个女侠!”朱厚照拍案称奇。

    朱厚炜却噗嗤一笑,说道:“呵呵,凭着她那三脚猫的功夫,也敢行侠仗义。这位六小娘子幼稚的很啊!她被这虚名给绑架了还茫然不知。大哥您想想,这些城狐社鼠并非真怕了她的武艺,真正害怕的还是她背后的魏国公府啊!

    南京这么多巡捕快手,却管不好南都的治安,任由这些地痞流氓欺压小民,这说明什么?说明很多城狐社鼠是有官方背景的。至少很多捕快手脚就不干净。

    这徐家六小娘子还懵然不知,自以为行侠仗义。那些小老百姓这样捧她,真正原因是看中了她背后的权势。这幼稚的小丫头,虽然有一颗侠义心肠,却看不透其中的道道,如果她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即使武艺再高,又能如何?

    大哥!别以为这是好事。依法治国才是根本,侠以武犯禁,以暴制暴,长此以往下去,只会带来恶性循环,挑战的是法律的尊严。

    总之,透过现象看本质,这还是吏治有问题呀!我在登莱绝不容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治大国如烹小鲜,有法必依,违法必究。规则需要大家来维护,任何人凌驾在法律之上都是不被允许的。大明需要的是法治,而不是人治。”

    徐霖听到朱厚炜的评论,若有所思,陷入了沉默。朱厚照却听着有些头大,兴趣缺缺。

    他不耐烦地说道:“二弟呀!你这人什么都好,就是这一本正经的特没劲。大家在聊闲篇,你怎么说着说着,又扯到朝政上面去了。二弟,我可说好了啊!出来玩我可不想操这些闲心。行了!我们换个话题。对了,子仁,这两坛酒闻起来不错,应该是状元红吧。”

    “正是十年陈酿状元红,殿下好眼力!”徐霖赞道。

    斟上酒后,太子说:“子仁,酒是好酒。这两坛好酒,今天第一天到南京,咱们三个人喝光了算。不过,既然是好酒,就不能喝俗了,本宫与你猜个谜语,输者罚酒罚唱,如何?”

    “但凭殿下吩咐。”徐霖做好了被罚的准备。

    朱厚照转过头来问:“二弟,你怎么说?”

    朱厚炜微微一笑,答:“哈哈!既然大哥有兴致,小弟奉陪。”

    “好,够意思,这才叫亲兄弟。那就开始。子仁,你是主人,就由你先出谜吧。”太子命道。

    徐霖颇费心思,临时编了几句谜语,既不太俗,也不太难。太子和卫王一猜即中。三个人嘻嘻哈哈又喝了几轮酒,这酒果然不错,渐渐的大家都有一些微醺。

    又轮到太子出谜语了。太子喝了一口酒,咂巴着嘴摇头晃脑地说:“呵呵,本宫的谜语,是在路上听来的,很有意思,二弟和子仁用心破一破。”

    他念的是四句七言诗:“佳人佯醉索人扶,露出胸前酥玉肤。走入帐中寻不见,任他风水满江湖。”

    四句诗打四个历史人物,其实这谜语出自江南,逐渐传入北方,对江南士人来,说来过于简单了。徐霖故意问道:“不知殿下四句话打的是什么?若打的是人物,小的想第一句应该是贾岛。”

    “子仁果然敏捷过人,四句话打的是人物。第一句正是贾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