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巧连环杀人无形-《大明皇弟》
第(2/3)页
时源下楼便是一怔,方才上楼的军士禀报,只说“京师来了人,是廉政公署的,在楼下候着”。他是军职,如果部下违反了军纪,只会与军法处打交道,并不受廉政公署的管辖。他们找自己干什么?
虽然这样想,但他心里也有些紧张,实在想不透廉政公署的人何以突然出现在这个偏僻小镇。更使他吃惊的,等着他的人中居中间竟是一个二十来岁年纪的青年,只见他身着四爪金龙蟒袍,正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时源心跳马上加速,他已经猜出来来者是谁。
人群中走出一名三十来岁的四品文官,他行礼后自我介绍:“你是时将军吧,本官乃军机处廉政公署署长骆文,这位是太子殿下,韦兴呢?他人在哪?”
听到对方的介绍,时源已经震惊得无以复加,他赶紧上前见礼,还没来得及开口说话,突听客栈后面有人喧哗。回头看时,却见马保从客栈后面一脸惶急跑来,远远的就喊道:“时司令,大事不好!韦兴口吐鲜血,怕是不成了!”
“什么?”时源顿时背上的汗毛都竖了起来,他脑子里电光一闪,大叫一声,“不好!老子上当了。快!赶快围住客栈,拿下刚才那伙人,他们是白莲教匪……”
众军士顿时醒悟过来,人人大惊失色,几个亲兵拔出短枪就往客栈三楼冲,还有人不明所以,犹豫着要不要跟着冲上去。酒店的伙计看见这些如狼似虎的大兵端着枪冲进来,顿时鸡飞狗跳,搞得一地鸡毛。骆文有些懵,他抢上一步,拽住时源喝道“怎么回事?韦兴出什么事了”,时源挣了几下,竟然没有甩脱。他气急败坏的拔出枪说道,“闪开!你特么别拦着我!待会跟你解释,抓人要紧……”
说罢猛地挣脱骆文,冲上了酒店的三楼,等他赶到楼上,楼上已是一片狼籍,哪里还有那伙人的踪迹?曹道士已经逃之夭夭,时源傻了眼,心中暗暗叫苦,他已经预感到自己怕是要倒霉了。
……
夜已经很深了,茶镇客栈最好的客房里还燃着蜡烛,朱载康坐在茶几前,手里拿着本书,却怎么也看不进去。他心情很郁闷,赶了几千里的路,结果功亏一篑,最后一个关键证人就死在了他的眼前。当时他就勃然大怒,将时源和他的部下统统拿下审查,虽然已是深夜,但他依然在等待结果。
这两年,朱载康过得很不如意,。自从西征归来,他的父皇正德皇帝渐渐的变得好大喜功,刚愎自用。生活变得骄奢淫逸,还不惜民力,修起了豪华的梓宫。父亲多次相劝,反而和正德皇帝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前年又开始宠信武将江彬,还不顾齐王的反对,把此人调到身边,还直接把江彬塞进入了军机处。父亲为了避嫌,也就捏着鼻子认了。
前年初秋,正德皇帝突然对音乐有了浓厚的兴趣,江彬为了讨好皇帝,唆使正德皇帝效仿了唐太宗的《秦王破阵乐》,也搞个《正德西征乐》的大型歌舞,传颂正德的丰功伟绩。正德皇帝闻言大喜,当时就对钟鼓司太监康能说:“庆成大宴,当举大乐。近来音乐废除,非所以重朝廷。尔等将朕的话传与礼部去吧。”
礼部不敢怠慢,立刻上报总理大王朱厚炜。齐王知道后,觉得时机还不成熟,使立刻前往豹房劝谏。结果成了两个人矛盾的爆发点。正德皇帝说自己从小到大都是听朱厚炜的,自己拿个主意都不行吗?总之是听不进去,甚至还说了很多过头的话。齐王一气之下辞职回了登莱,甚至连登莱都不愿意待,直接带着一家人去了太平洋对岸,快两年没有回来了。
朱厚炜临走的时候曾忧郁的跟皇太子说:正德皇帝跟历史上的汉武帝一样,都是爱折腾的主。因为年轻时候的成功,加上本人好大喜功,目前的状态跟汉武帝后期一样,渐渐变得放纵享乐,如今他荒诞迷信、多疑轻佻等种种行为就证明了这一点。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会造成大明国力、社会经济大幅衰退,自己还留在他的身边,很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他打算避居海外,算是自保吧。朱厚炜还叮嘱他,正德皇帝还再这样胡搞下去,后果是老百姓将承受这些苦果,生活将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所谓的“正德盛世”将变成肥皂泡。再这样下去,这天下跟着会盗贼四起,社会动荡。
这一两年的变化,果然应验了父亲的话。朱厚炜临走时是不甘心的。他叮嘱儿子说他现在长大了,要挑起这副重担,竭力维持朝堂上的正常运作。还特别强调,不管什么情况,军队不能乱!如果江彬敢插手军队,就让东宫六率采取断然措施。父亲的话还他从来不敢忘记。今天时源竟然插手到这个案子里,这已经触及到了底线。你朱载康如何能忍?
这些年可真是多事之秋啊!尤其是四川,成了动乱的爆发点。这次他特意请旨入川考察,正是想了解事情的真相。据说正德二十一年时,四川保宁人蓝廷瑞在山中行走,发现一枚古弃印,又得到一剑,自称有天命,遂与白莲教党羽迷惑民众起义。
刘烈等一些违纪军官突然杀死军法官,聚众作乱,抢夺了乐山武库,杀害县尉后四处流窜,侵掠陕西汉中等地。去年蓝廷瑞、鄢本恕率领白莲教徒在汉中起兵,两股势力勾结到了一起,连续攻占了数个郡县。正德皇帝起用右副都御史林俊巡抚四川,兼赞理军务,督促当地驻军讨伐。
蓝廷瑞、廖惠等攻破通江县,林俊派遣官兵及土兵进攻获胜,杀死、溺毙的叛军有六千余人,并生擒廖惠。蓝廷瑞则奔红口与鄢本恕合兵,经过陕西、汉中三十六盘至大巴山。林俊再次派兵进攻,并获胜,叛军放弃辎重逃跑。
同年五月,鄢本恕、蓝廷瑞等人流窜掠夺蓬州、剑州。朱厚照命兵部尚书洪钟同巡抚林俊、总兵杨宏配合镇压。又派遣巡视都御史高崇熙、镇守太监韦兴同洪钟、林俊等一同镇压。次月,洪钟率军抵达四川,但是与林俊对军事部署发生冲突,因此延误军机。蓝廷瑞借此召集流散的部属,恢复士气,并攻占营山县,杀死佥事王源。
洪钟因此与林俊一同总督四川部队、陕西巡抚都御史蓝章督陕西兵,并号檄湖广河南军分压驻军,一同分兵进攻,由洪钟、林俊两人总督。湖广部队首先抵达陕西石泉县熨斗坝,叛军见此着急并祈求归降,被命抵达四川东乡县金宝寺。然而叛军意在缓兵之计,一边求降一边仍然掠杀。之后明军包围,叛军稍微退让。
六月十五日,蓝廷瑞将自己掠夺的一女子装作自己女儿,嫁给领兵土舍彭世麟为妾,以求联合彭世麟。彭世麟借此邀请叛军首领到营中庆祝,却成功设伏逮捕蓝廷瑞等人。叛军听闻此事后大败逃散,明军趁机进攻并获大胜。叛军只有廖麻子未能逮捕。战报奏上后,正德皇帝加洪钟为太子太保,林俊等人也有奖赏。朱载康本来以为此事已了结,还没来得及松口气,林俊的一份奏疏却在朝廷引起了轩然大波。四川的事情又起波澜。
林俊的奏疏主报尚书洪钟收受四川官员贿赂,隐瞒引发白莲教作乱的真相。林俊在奏疏中指出:导致四川叛乱的主要原因是巡抚四川右都御史高崇熙伙同四川官员上下其手,勾结不法商人在成都等地改道种桑,导致大批的农田被毁。镇守太监韦兴知情不报,也与这些不法贪官勾结,沆瀣一气,对朝廷隐瞒真相。尤其是镇守太监韦兴,利用手中管着锦官城的便利,盘剥织户,垄断蜀绵收购,倒卖到江南。这种不良的风气还带到了驻军,许多军官被拉下水,利用军车运输这些生丝和蜀锦,获取暴利。地方军队军纪涣散,祓大批的白莲教徒混入。这才导致了四川的动乱。总之一句话,四川官场从上至下,都烂透了。
看完这份奏疏后,正德皇帝反而处理了林俊,这是因为朱厚照宠信江彬和宦官,洪钟和韦兴收买了江彬以及皇帝身边的宦官。反而倒打一耙,诬陷林俊索贿不成,危言耸听。
正德皇帝采信了江彬的说话,反而下旨申斥林俊,致使巡抚右副都御史林俊愤然致仕。尽管御史台请求留用,正德皇帝仍旧批准辞呈。林俊走后,四川人号哭追送。不过这件事最终还是引起了皇太子的注意,这才有了朱载康入川这件事,正德皇帝对太子还是挺信任的,就让他跑一趟。
朱载康带着东宫六率部分人马,在廉政公署骆文的陪同下,一路轻车简行,从汉中入川,还在半路,就听说关键的证人巡抚四川右都御史高崇熙服毒自尽。今天,另一个涉案人员韦兴也被人所杀。白莲教徒再现行踪,朱载康越发的觉得此事很不简单。
正想着,有人敲响了房门。随后,骆文一脸疲倦的走了进来,双手捧着一份记录,禀道:“殿下,军机处转来的电报记录。时源没有撒谎,他的确是奉江彬的命令负责押解韦兴,刚才我也审问了那些军官,其他人的口供可以证实时源所讲句句属实,恐怕他是被人利用了,有人想把水搅浑啊!殿下,四川的情况不太妙啊!白莲教如此猖獗,下官担心这里的驻军只怕靠不住了,都被白莲教渗透了。要不请殿下在茶镇坐镇,有下官带人先赴成都,查明真相。”
“你担心发生兵变?你去也不是一样有危险,本宫不会退缩的。”朱载康看完审讯记录,揉了揉额头说道:“骆侍郎,这些白莲教徒在四川的势力很大呀!本宫怀疑高崇熙也是被他们杀的,白莲教为什么连续刺杀高崇熙和韦兴,似乎在掩盖什么重要的秘密,本宫担心这四川还会动乱!所以,我已经发出电报,让东宫六率全军入川,本地的部队是不能相信了,必须重新整顿。还有,江彬为什么会插手这件事,也要抓紧调查,如果仅仅是贪财,本宫还可以放他一马,如果有什么政治阴谋,哼,孤饶不了他。”
骆文也道:“殿下,下官也很担心啊!这次引发四川民变,跟这些贪官污吏脱不开关系,最让下过心痛是,就连四川廉政公署的人都被拉下了水,齐王才离开两年,吏治就变得如此败坏。这样下去,如何得了?现在只是一个四川的官场烂掉了,就导致白莲教做大,而且还渗透到当地的驻军中。也不知道其他地方的情况。皇上懈怠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