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地陷山崩震九州-《大明皇弟》
第(3/3)页
怪不得原时空会使八十三多万人丧生,在那种条件下,朝廷也的确无力救灾。所幸的是,这个时代有了朱厚炜这个穿越者,他竭尽全力降低灾害中的损失。一些不再适合居住的县乡,朱厚炜直接选择了放弃重建,向外移民。也幸亏如今的大明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交通也比原时空方便,陕西地段的铁路抢通以后,大批的移民开始就近向西域、外蒙等地方分流,加大边疆的建设。
齐王仿照后世的做法,将这些移民变成一个个建设兵团,国家在前期给予大量的财政补贴,同时训练青壮,平时为民,战时为兵。救灾的同时不忘加强国防建设,齐王也算是做到了鞠躬尽瘁!无愧于他后来“圣王”的称号。
……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到了正德三十年的正月。过去的一年大明真是多灾多难,刚刚遭遇大地震的关中大地又迎来了百年难得一见的雪灾。
说也奇怪,不光是关中地区,整个北方大地都是白雪皑皑。正德二十九年的冬天阴寒潮湿,自立冬过后,大雪几乎就没停过。以京师直隶为中心,东起沈阳,北至热河,由山东河南连绵向西,直至山西甘陕等地,时而羽花淆乱,时而轻罗摇粉,或片片飘坠,或崩腾而降,白皑皑、迷茫茫,没头没脑只是个下。
远村近廓,长林冻河上下,飚风卷起万丈雪尘,在苍暗微绛的云层下疯狂地旋舞着,把个世界搅得缤缤纷纷,浑浑眊眊,把所有的沟、渠、塘、坎一鼓荡平,连井口都被封得严严实实。偶尔雪住,惨淡苍白的太阳像一粒冰丸子在冻云中缓慢地移动,天色透光,似乎要放晴了,但不过半日,大块厚重铅暗的云层又压过来,一切便又复旧观,仍是混沌沌的雪世界。
朱厚炜留在长安整整十个多月了,他借这次抗震救灾经验,完善了大明的《紧急救援法》,制定了包括地震、雪灾、水灾、火灾、瘟疫和其它自然灾害六项紧急救援方案和工作手册。
事实上,中国位于全球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的交汇部位,所以地震活动十分频繁。发生在中国的大陆性地震在全球陆地破坏性地震中所占的比例为1/3。中国古代虽然也有救灾的制度,但手段实在落后,新的救灾法案更加完备,也符合国情更便于实施。
新年刚过,正德三十年正月初五巳时,朱厚照在北京火车站登上前往长安的专列,他将前往灾区视察。也许是心境的关系,坐在车厢里的正德皇帝凝视着窗外向后退去的沿途风景,只觉得索然无味。一路冬景萧索,放眼一望满目凄凉,野蒿荒草、枯杨残柳在沙滩上稀稀落落,被风吹得东摇西摆。
看着窗外的风景,正德皇帝心中暗自思量:刚刚过去的一年,可真是不平静的一年啊!正德二十九年关中大地震后,全国各地灾害接踵而至。首先是南方也遭遇了百年不见的洪涝灾害,紧接着吕宋、台湾遭遇风灾,两广地区遇到百年不遇的旱灾。这还不算晚,到了年底,一艘运送移民去美洲的三千五百吨客船途中触礁沉没,二千八百移民和水手遇难,获救的仅仅只有七十三人,如今又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大雪,正德二十九年,还真是多灾多难啊!
朱厚照现在有些不自信了!想想那些民间的传言,他心里就忐忑不安,难道这真是天意?难道真像礼部侍郎张辟和道士邵元节、陶仲文描绘的那样,这是上天在示警!否则还会有灾难降下。胡思乱想间,火车正好经过黄河大桥。窗外的雪下得越发大了,天地间白茫茫一片,只是河里的水夹杂着冰凌,向东南缓缓流去……
与此同时,身在长安的齐王忙的不可开交。他正忙着带着卫戍长安的龙骑兵在帮助雪灾最严重的蓝田县抢险救灾。整个县城都是忙忙碌碌的士兵和老百姓。街口一角,龙骑兵的团长马芳站在朱厚炜身旁,指着正在忙碌的人群说:“校长,您看!蓝田县的老百姓在给弟兄们送热水呢。”马芳是登莱军校第三期毕业生,因此这样称呼齐王,这也是他们的骄傲。
“嗯,马团长,这就是本王说的军民鱼水情,要好好把这个道理说给下面的弟兄们听,帮他们理解这个道理,要让士兵们知道他们保家卫国不是句空话。“齐王脸上露出回忆,喃喃自语,”知道吗?本王听说有一支这样的军队,他们没有军饷,军官与士兵之间没有待遇的区分,最困难的时候,他们一起啃草根树皮,什么能吃的都吃,却无怨无悔。在敌人的重重围困之下,他们坚忍不拔地行军作战,每到战时军官都冲锋在前,团长在营里,营长在连里,连长在排里,排长在班里,班长在全班最前头。直到他们冲出重围,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这才是本王心中的军队!”
“校长,真有这样的军队吗?末将咋从没听说过?”马芳仔细地想了想,他脱下厚厚的大棉军帽,挠挠头,露出狐疑的表情。
“呵呵,肯定有的,你只是以孤陋寡闻罢了!“朱厚炜脸上带着微笑,又补充了一句,”马芳,相信本王,也许有一天你会看到。”心中又暗自嘀咕了一句“本王曾经也是这支英雄部队的一员”。
朱厚炜一身便装,外面披着一件龙骑兵穿的棉大衣,外表跟其他的军人没什么两样。见到一个给士兵送热汤面的老大妈险些跌倒,赶紧上去一把搀住,嘘寒问暖:“大娘你好,我姓朱,是新来的地方官,跟您打听一下,这场大雪家里面怎么样?家里面有什么困难吗?”
“哟,您就是新来的青天大老爷啊!还是当今的天子好啊!您瞅瞅,从古至今,啥时候官府管过咱们小老百姓啊!哎,俺们去年遭了大灾了!得亏是皇上派兵把俺们从废墟里救出来,又把门盖房子,还给俺们吃的,俺们真是遇到了活菩萨啦!现在您这位青天大老爷又来了,您一来就让军队帮俺们清雪修房子。俺们这把老百姓太有福气了,这天子圣明,就连官府都变得好人多了啊!”这老太太很有眼力劲,挺会说话的。
“大娘,“朱厚炜扶住这老太太,笑道,”我可当不起青天大老爷,帮助你们这是我份内之事,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家里现在生活怎么样?”
“还行,地震咱们都抗住了,哪会怕这雪灾!这场大雪,不过是把房顶给压塌了,没伤到人。前两天俺在姑爷家住着,您瞅瞅,这不是当兵的来帮着把房顶修好了,俺一个老太太,帮不上啥忙,就去附近那个安置点,帮忙做个饭啥的。也算是一番心意。”
“好啊,咱们这是互相帮助!“朱厚炜笑眯眯的说道,”不过呀!大娘你年纪大了,要注意身体,别累着喽,当兵的都是咱们家乡的子弟兵,帮咱们老百姓度过这个难关,就跟孩子帮家里一样。”
“就是,就是!“老太太头点的像鸡啄米,唏嘘迫,”看着这些娃哟!一个个的冻得够呛,俺这心里头怪不落忍的!都是好娃子啊。等俺还活首儿子大些,改日也送他去当兵,现在的军队好啊!”
“当兵就应该这样啊!大明军队那就是保护大明老百姓的军队,不帮老百姓帮谁?”
“那是,那是!以前的兵可不这样哟!俺们这些老百姓有福气呀!碰到了圣君再世,只要有皇上在,就是遇到再大的困难,俺们这帮老百姓也撑得住……”
朱厚炜和老太太一句一句的聊着,渐渐周围围起了一圈老百姓。他没有注意到正德皇帝也是一身便装,挤在人群里,笑眯眯的听着齐王和老百姓的对话。尤其在老百姓称他为圣君的时候,路上那些困惑早就丢到了九霄云外……
(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