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0章 断肠-《道开天门》


    第(1/3)页

    这一消息传到太原郡之时,正在店铺中看账目的许浮生蓦然一愣。

    纵是李家反叛也轮不到已位极人臣,受陛下信任有加的亲王殿下反叛呀,这是怎么回事?

    百思不得其解的许浮生摇摇头,望着窗外的残阳如血。

    他的眉头缓缓走起,不知为什么,近几日右眼皮总是乱跳,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深吸一口气的他遥望向远处的国公府,要不要把婉宁接回来?

    国公府,书房之内。

    李济安看着近来或明或暗招揽而来的众人。

    沉声道:“对于亲王反叛一事诸位有何看法,不妨大胆直言。”

    下首一位身穿道袍的儒雅男子沉声道:

    “不管亲王殿下此时如何士气恢宏,终归也只会是昙花一现。

    王朝现有百万精锐,反观亲王殿下,只有数千骑兵,外加征调而来还未经训练的民夫。

    实力相差太大,又如何能抗衡?

    哎…恐怕大帝回师平叛之日就是亲王授首之时。

    但不管怎么说亲王殿下这次叛的真是恰到好处。

    实乃天助我李家,能让大帝东征高句丽无功而返这就是给了我李家天大助力。

    在座的诸位仔细想想,我们近看,大帝南征好像对我们太原府是有好处,可以喘息一段时间。

    可放长远来看,是不是一件坏事?

    如果大帝一旦南征成功,声势就要盖过神迹。

    那在王朝内的呼声就会更高,所谓民心所向,也是很可怕的。”

    众人纷纷点头,承认此人说的正确。

    李药师继续道:“所以说,亲王殿下起兵反叛对我李家来说其实是好事。

    其一,能让大帝东征高句丽无功而返。

    其二,让王朝贵族阶层撕裂了一个几近无法弥补的口子;

    只要我们现在让这把火燃的猛烈一些,那这个口子将会越撕越大。

    届时我太原府登高一呼,岂不是天下归心?”

    众人左右议论,但不得不承认此人说的句句在理。

    李济安听着这番言论。

    再想想重玄道庭最近刚到的几个大人物,不禁一个颤栗。

    这重玄道庭到底隐藏了多少实力?

    居然能让一个杨氏亲王说反就反。

    还有这个李药师,区区一介谋士竟有如此眼光。

    “如何再添一把火呢?”想到此处的李济安肃然问道。

    李药师侃侃而谈:

    “如今宇文伤在河北道,山东郡,征调百万民夫开运河,民众早已怨声载道。

    只是有大帝南征一事期待,矛盾还未凸显。

    一旦大帝无功而返,必将怨声载道。

    届时我们让几人出面登高一呼,不少不甘心的人定会纷纷作乱,此乃其一;

    另外大帝从辽东回师定是保境安民。

    我们可派一支军队扮成王朝军队烧杀抢掠,扰乱民心。

    届时再推举一人起兵,民众也会归附,此乃其二;

    这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削弱其实力。

    我们可北联突厥,让其大兵压境。

    到时李家出面引导民心舆论,让各阶层倒逼大帝正面出战。

    大帝自会无暇顾及我太原府,那时,我们自可安心在后方大肆发展,收纳降兵。

    到那时,天下乱世已现,王朝气数一尽。

    大帝就算再如何雄才大略也不可能保住这圣元王朝。

    这之后只要我李家起兵,各路豪雄莫不纷纷归附。

    岂不大事可成?”

    许浮生如果在场,听着这一番话定会震惊不已。

    此人观大势,用计之神,竟像是在百年之后。

    且思虑周详狠辣,又环环相扣,滴水不漏,步步如神来之笔,心思之狠毒也是让人侧目。

    竟不顾天下生灵涂炭,也要让王朝气数散尽,李家登高而起。

    自古书生误国,竟是如此之意。

    众人望着这位穿着道袍的儒雅男子不禁一阵胆寒。

    如此恶毒之策,只怕只有此人才敢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

    李药师显然也不介意,说完之后只是微微躬身就坐回自己的座位。

    李济安顿了顿,眉头缓缓皱起道:“三原,那件事安排的如何了?”

    “我已经让三公子的人去做了,到时候就算出什么事也断不会牵连到二公子您。”

    李济安点点头,望向国公府后院西厢院落。

    不禁长叹一声道:“哎,为了大业,只能牺牲你们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