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圣上调兵,纵使是私兵,也是提前打过招呼的,兵部和户部尚未有人出来,言官就出来回话。 说完了要紧的事情,圣上看着这个言官,陡然觉得面容有些熟悉,旁边的魏公公赶紧上前解释了两句,圣上恍然大悟。 “胡大人,既然你这么关心,不如就派遣你和礼部官员去北疆安抚将士吧,相信你们也会做的很好的。” 这话一出,刚才还侃侃而谈的言官立马拜倒在地:“陛下,臣……” 年少的圣上丝毫没有被感动到,只是看着神情淡定,对于这幅架势显然习以为常。 “朕可是一直都知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京城距离北疆,虽然没有万里,但是也能够让胡大人长长见识,一直在京城待着,只怕都要被这繁华锦绣迷了眼。” 不去看胡大人那天崩地裂的神情,圣上微微垂头,看着百官:“众位爱卿以为如何?” 前面宰相大人出列,拱手:“陛下圣明,臣无异议。” 下面,层层响起的圣明让圣上很是开心的眯起眼睛,对旁边的魏公公一个眼神,宣布退朝。 等到百官退下之后,宰相被一个小太监请到了御书房,圣上刚好将手上的奏折合住。 “老师是否觉得朕今天的行为有些不太妥当?” 宰相行礼之后,才坐在了一旁的书案后面,神情严肃如常:“陛下多虑了,臣认为,陛下今日的举动,很好,很妥当。” “言官虽有荐举之责,但是若是仗着权利口无遮拦,陛下就不必客气。”这位胡大人,以宰相看来,行事的确是有些过分了。 飘了。 “那就好,北疆之事,老师是怎么看的?”这个,圣上还未请教过宰相的意见。 宰相看着旁边墙上的地图,眉间褶皱微微平定:“陛下,宗室商议臣虽未参与,也知道一些,无论是联姻和亲亦或者是割地,根本问题不过是不够强大,缺了风骨。臣也不赞同。” 圣上神情带着喜色,怪不得,在他担心的时候,战戈让他放心,老师果然不让他失望。 “既然如此,朕心中就有数了,蒙古此次来者不善,朕也知道,匈奴和蛮族并非彻底臣服大邑,朕也明白,所有这一切,朕都要让他们明白,大邑不是一个任由拿捏的软柿子。” 少年帝王,虽双翼未完全硬朗,但是那流淌于骨子的帝王之气,也让宰相明白,终有一日,这位帝王,会展示属于他的强大。 “臣期待着那一天,陛下也要放心,那牧仁是可汗信任的人,能够被牧仁尊敬的郡公主,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蒙古的女子,也是马背上长大的。” 宰相觉得,只要自己有生之年,能够看着这位帝王越来越强大,便是极好,极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