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盐商谋利淡马锡-《大明皇弟》
第(2/3)页
“这出一趟海,能挣多少?”彭韶问。
“如果是一千料的福船,差不多二十万两吧!”
“二十万两银子,这笔生意是不小。”彭韶心眼儿多,私下一估摸,又问,“是不是荣王把这笔生意委托给你做?”
“是的。”
“你打算怎么做?”
“货物倒是没问题,主要是丝绸和瓷器。现在最关键的是先要买一艘海船,最好是千料以上的,招募一批水手。”
“这时间可是有些紧了。”
“时间紧还赶得出来,最难办的是银子。”
“不就是有银子么,纵让荣王赚几万两,你也做得成呀。”
“如果荣王有银子放出来,何必舍近求远,大老远要我承担这笔生意呢?”
“你是说,荣王不给钱?”
“他是说要给,但他把批文都送来了。我不会不开窍,去要他的银子,一条千料船的买卖我肯定要帮他做好,但银子,却是一厘一毫也不能收他的。”
“那……”
“彭大人,我想过,这件事我们两人来做。”
“如何做?”
“你设法为我弄点盐引的批文,把这造船和购货的银子赚出来,这里面的利润可大了去了。”
周洪大献殷勤把彭韶侍候了一整天,为的就是说出这句话。彭韶乍一听,脑筋没拐过弯来,没想明白自己的好处在哪里,也不慌表态,而是推诿道:
“今年户部拨下的盐引总额,已所剩无几,我就是有心帮你,一时间也办不成。”
周洪朝游廊上看了一眼,压低声音说:”彭大人,您想想看,我们如果多搞几条船,就打着荣王的名号往淡马锡送货,采购回大明稀罕的东西。这里面的利润有多大呀,来回都可是挣钱,一趟下来至少二三十万两进帐。
彭大人放心,赚出的银子,你我各一半。分到我名下的银子还有焦阁老的一半,我还会对焦阁老讲明,这些银子,是你我共同孝敬他老人家的。”
彭韶心下一盘算:这生意如果做下来,不但每年可赚十万两银子,而且还可攀上焦阁老这个高枝,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他心下已判了个“肯”字,但嘴里却还在叫苦:“这事儿可行,但你要的盐引数目太大,一时批不出来。”
话既然已说穿,周洪就不再绕弯子,他直筒筒地说道:“彭大人只要肯做,就断没有批不出盐引的事,你是不是不相信我周某?”
“这是哪里话?”彭韶口气一松说,“这事做起来风险很大,你给我几天时间布置。”
“好,那就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彭韶此时只恨与周员外结识太晚,误了许多发财良机。他哪里知道,这里面根本就没有焦芳什么事。
周洪和焦芳熟悉倒是真的,只不过那是其他的买卖关系,焦芳的确没参与这件事,他抬出焦芳,不过是想尽快敲定这件事,同时借焦阁老的名头,以后少分点钱给眼前这个贪官。
周洪办完大事,已是一身轻松,他与彭韶一起走到游廊,对尚在凭栏的李香兰说:“李姑娘,我们挪个地儿吃晚宴去吧。”
“上哪?”李香兰问。
“小东门城楼上,那里是看风景的最佳之处。届时,八里之长的小秦淮上,就会漂满各式各样的画坊,灯光点点,美不胜收。”
……
时光如梭,转眼就到了弘治二十二年。
三月二十五日清晨,红日初升霞光万道,海上云蒸霞蔚,登州蓬莱阁外的万顷海涛之中,舰船蔽海而来。
卫王朱厚炜下辖的大半力量从水城出发,正在开赴旅顺。其中包括十四艘开拓级战舰,以及上百艘起点级训练舰、捕鲸船、拖网船、巡海船等船型。
这次将运送近万军民,前往金州开拓新的封地。春节过后,弘治皇帝很够意思,下旨把整个旅顺划归了卫王府当作封地,以作奖励。
旅顺,元称“狮子口”,洪武四年朱元璋派马云率部从山东乘船跨海镇守辽东,因海上旅途一帆风顺,由此将狮子口改名旅顺口,在明初就是登州海运军需的接收点之一,后来在金州建卫之后又在旅顺设金州卫中左千户所。
旅顺南城建于永乐十年,由徐刚包筑,周围一里三百步,城壕深一丈二尺,阔两丈五尺,这座周长仅一里多的小城坐落在后世军港旁边,离岸不过两百步,西侧一里外便是西关山向北大致一里半的位置,便是北城。
此地与登州一南一北控扼渤海,旅顺周围群山环绕,由老铁山延伸出的老虎尾形成一道天然的防波提,仅有旅顺口一条水道通往港口,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得该地成为后世的著名军港。
清末的北洋水师便以此作为母港,在黄金山等地修建对海炮台,并在北面周围山头建立了对陆地的坚固防线。
不过家天下的满清坐拥如此优良的防御优势,仍然顶不住日军攻击,在甲午战争中轻易沦于日军之手,后来日俄又在此地大战,满清淡定的宣布中立,所谓的日本军神乃木希典在此大展肉弹雄风,以血腥攻防震惊世界。
弘治二十二年的南城旁边的西官山、黄金山和老虎尾在这个时代都未设防,山上林木葱郁,满目嫩绿,由于地处关外人口稀少,各种动物常常出没,这里还保留着一种原始的生态美。
南城周围和旅顺河以南的平地上都是耕地,一些屯户的窝棚散落其中。很多人好奇的放下农活,向着码头方向张望。军港中停满各种大船,码头上的船只往来不断,源源吐出大批衣甲鲜明的登莱卫战兵,这些士兵在码头集合后,通过旅顺城南的通津门进入城内。
通津门城楼上飘扬着卫王的四爪金龙旗,在中军卫队簇拥下,朱厚炜骑着一匹高大的安德鲁西马,在王守仁、何鼎等一干人的陪件进入城内。城中只有一条贯穿南北的大道,已经被先行入城的登莱龙骑卫控制。
朱厚炜骑在高大的马背上,昂首阔步走在街上,街道两旁几乎没有砖瓦房,满目皆是茅草搭建的简陋房舍,城中也没有像样的店铺。这里就是单纯的镇守堡垒。
这里人口稀少,农业技术落后,耕作能出产的粮食也不多,他们一直只能维持着最低的生存标准,日子过得很苦。每到冬季便会有一部分士卒无法熬过严寒,逃跑的人非常多,因此实际的兵额远远少于编制。
一行人来到副将府,这里却修建颇为气派,有照壁和门房,进去之后发现内中很宽阔。旅顺副将府大堂中摆开七八张桌子,十多名军需官和参谋正在一起查验文册,统计完一本就有军需官离开,去查验对应的库房。
朱厚炜环视一圈,对跟着的王守仁说道:“此处朝廷虽然已经赐给本王作为封地,但是依然作为军镇扼守辽东,今后这里就由王将军直接接手。”
这里要交代一下,进京讲过几次经筵后,王守仁回来就强烈要求带兵,很想体会一下军旅生活,一展所学。对于这位王大佬的要求,剽窃者朱厚炜没有办法拒绝他的要求,只好答应了下来。
经过协商,王守仁就这样以文转武,成了一名旅顺副将。负责建设和镇守旅顺。
王守仁立即答道:“末将已有预备,会尽快理顺此处情形。”
朱厚炜考校道:“王将军从未来过旅顺,打算如何着手?”
王守仁不慌不忙的回答:“回禀殿下,首要先稳固城防,占据城中所有要点,然后将府中所有师爷寻来,把副将府中钱粮文册找出,交辎重官核对数目。根据人丁文册一一点清壮丁,挑选一部分老实听话,身强力壮者编入正军,进行强化训练。
其他不合格的军户转为民户,但暂不解散,以作工程兵之用,启用部分旧官统领,以安定本地人心。下一步就是组织对旧城改造,建立屯寨,重新划分田亩。
再次详查周围山川形势,紧要处下官会亲自察看,请专业人员重新规划一下,建立炮台阵地,把这里打造成为天下第一流的军港……“
朱厚炜满意的挥手打断他,“王将军条理分明,本王这就放心了,可需要本王做些什么?”
“嘿嘿,”王守仁尴尬的笑了笑,说道,“要完成这些计划,还需要王府财政上的大力支持。”
朱厚炜点点头,说道:“王将军,两年之内,王府的财政向你这边倾斜。但是两年之后,本王必须看到你的成绩。”
第(2/3)页